让“品牌强国”成为全民共识
■抓好品牌建设,要把“品牌兴企”化为行动自觉
■抓好品牌建设,要让“品牌强国”成为全民共识
■抓好品牌建设,要将“品牌为民”形成责任担当
“品牌的价值是影响交换价值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一家衬衫厂,同种面料、同样工艺的衬衫,贴一个外国品牌比贴国产品牌价格贵上10倍以上,中国品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品牌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事关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抓好品牌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既是经济要求,也是政治任务。”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说。
抓好品牌建设,要把“品牌兴企”化为行动自觉。“品牌,反映着市场的温度、消费者的态度,是企业基业长青永续发展的命脉。”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在会上透露,目前,90%的中央企业开展了品牌战略规划工作,通过优化品牌运营模式与顶层设计,不断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抓好品牌建设,要让“品牌强国”成为全民共识。今年开始,拼多多发起“新品牌计划”,分3期培育1000家中小微制造企业品牌,提升产品品质。拼多多高级副总裁许丹丹认为,打造培育优质品牌,不仅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也能大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脚步。
抓好品牌建设,要将“品牌为民”形成责任担当。“我们作为中国社会经济细胞的一分子,没有能力给消费者发工资,但是可以用更好的产品,让所有消费者的劳动更有价值。这是优秀企业必须要履行的职责。”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一番朴实的“表态”,道出了企业家心声。
用创新为品牌建设赋能
■持续的创新能力,就是品牌不断提升的原动力
■创新,就要瞄准行业薄弱环节精准发力
■新技术升级为企业之间的融合创新创造无限可能
从完全依靠国外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中广核从“学徒”变“专家”;依托领先的技术投入和创新的运营模式,移动内容平台趣头条短短27个月实现赴美上市;近5年科技投入近700亿人民币,发布现行有效国际标准89项,中车让高铁成为“国家名片”……中国品牌“跑”起来的背后,有一条共通的“秘诀”:持续的创新能力,就是品牌不断提升的原动力。
“变则通,通则久,越是老字号企业,就越要具备创新能力,做到‘久’而不‘旧’。”近年来,稻香村的糕点产品实现了从高糖高油到低糖低脂的转变,受到年轻人欢迎。集团总裁周广军说,传统产品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通过创新转型实现自我革新,迎合消费升级。
从担保交易、快捷支付再到扫码支付、刷脸支付,14年来,蚂蚁金服、支付宝引领了一系列移动支付创新,成为用户离不开的“国民品牌”。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坚信,创新也是有温度的。“我们从不标榜‘黑科技’,我们希望自己是‘暖科技’,创新,就要致力于用技术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创造真实价值,用技术温暖更多的人。”
创新,就要瞄准行业薄弱环节精准发力。为了让传统茶饮品形象更时尚,质量标准更统一,2018年,小罐茶成立“中国茶叶工业化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再研发中心”,并投资15亿元建成茶业领域全球首个工业4.0智慧工厂,发力茶叶工业化、智能化。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国楹深有感触:“小罐茶品牌获得年轻人的青睐,正是因为我们在中国茶标准化、年轻化的这片‘无人区’勇拓新路。”
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为企业之间的融合创新创造无限可能。2017年10月,由伊利与电商企业共同创建的协同仓正式开始运营。现在,伊利在电商渠道的最快收货速度已缩短为下单后3小时。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说,这样的融合创新,让头一天在张北牧场挤出的牛奶,第二天就送达消费者手里成为可能。
营造品牌成长的良好环境
■品牌强国建设,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激发了品牌建设新动能,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为中国企业品牌评估提供“看得见”的标准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增长200多倍;2018年全国日均新设企业1.84万户;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已经跃居世界第四十六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位居第二十八位,五年累计上升130位……
品牌强国建设,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近年来,依靠压减企业开办时间、推动产品许可瘦身、提高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水平等方式,新企业、新产品得以更快进入市场,让品牌成长的土壤愈加肥沃。
“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品牌,我们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品牌创造、创建、保护和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品牌建设工作向加速提升和全面引领阶段迈进。”国资委原副主任、党委委员徐福顺说。
蓬勃发展的市场主体,激发了品牌建设新动能,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总结了当前品牌建设面临的几大突出问题:一是对创新驱动重视还不够;二是监管机制有待完善,品牌保护亟待加强;三是对品牌的认识仍有待提高;四是品牌的价值评价体系仍有待完善。
“近年来,涉及品牌的侵权纠纷呈上升趋势,企业维权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挫伤了一些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王一鸣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违法侵权的追责,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法治环境,另一方面要发挥考评机制的积极作用,引导企业形成正确的品牌观。